目 录
第三章 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创建高品质转型升级示范区 22
第九章 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宜养福地 53
第十三章 全力保障规划实施,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努力奋斗 74
“十三五”时期,是前进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的五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惠民事业发展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逐步提升,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各项工作。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2亿元,是2016年的6.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位于城区前列。在电机制造和医疗产业等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圆满完成,2017年底上报国家扶贫信息网完成脱贫任务,深入贯彻“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总体要求,贫困户和所有农户在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未发现贫困户返贫及新的贫困户出现。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水青山生态本底更加夯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创业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时期,全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入库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50家,支持大明宝贝面粉智能化工厂改造、防爆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高压防爆电机扩容、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屏蔽电泵和发电机生产技术改造,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在优势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知识产权,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发挥“高精尖”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眼推动大学生创业、“双创”和实施创新驱动,联合佳木斯大学共同建设大学科创城,打造“一城多园”,优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医疗科技产业园,鼓励支持创新人才入园创业,目前入驻科技型企业63家,科研团队15支,带动就业500余人,初步搭建起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研发和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平台,在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余项,被授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称号。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成立前进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全面开展“三社联动”工作,涵盖创业咨询、帮扶就业等多方面服务的10余家社会组织进驻,初步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和社区对接的区级平台。
城市面貌呈现新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扎实做好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7栋,林业卫校周边及南侧、警校西地块、永和胡同北怡安社区西等地块棚改征拆面积共达31.47万平方米,7家国有单位19个小区顺利完成102万平方米“三供一业”移交,300余个小区完成封闭改造。圆满完成辖区43条道路530万平方米冬春季清雪任务,最大程度保障了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完成和平街下穿佳木斯站联通胜利路工程、中华路改扩建工程,打通断头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建立层次分明路网体系。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对松花江和王三五河前进区段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垃圾、拆除违法建筑、种植树木,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累计清理“十乱”10万余处,拆除违建10.1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完成老旧小区应急维修改造楼房194栋,在弃管小区组建了186家业主委员会,完成我市首家物业管理协会与协会党委组建。全区弃管楼的基数由原来的318栋减少到现如今的124栋,递减61%。推行“路长制”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四级“路长制”管理机制,将前进区内长安路、升平街等19条主次干道全部纳入管理范围,让城市管理工作由硬性执法向主动服务转变,当好“城市管家”,及时解决城市街巷管理顽疾。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务工作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次。农民年均纯收入15000元,年均增长10%;新农合参合率100% ;享受城乡低保人数达到3464人。教育强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9 %。学校基础教育“减负提质”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实现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注重培养名优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教师校际交流率达10%以上。学校体卫艺工作创新发展,在省市各种赛事中佳绩频传。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教育投入持续实现“三增长”目标,五年累计投入义务教育资金达2550.68万元,新征教育用地1.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23万平方米,生均面积由4.35平方米提高到6.31平方米。“医联体+医养结合”成效显著,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建立了以永安、站前、南岗、奋斗、佳南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服务基站”,以公立医院、个体诊所、私立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为 “服务网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解决了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家庭医生”签约居民2.8万户、辐射6.7万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全区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到100%,全年常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在98%以上,无接种事故发生。加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和指导,现辖区内托幼园所46家,园所指导覆盖率100%。全区公共场所量化等级评定率达85%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绩。持续深化“全岗通”改革,24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受理,改革经验被国家、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先后7次代表全市迎接省级调研检查,“审批事项现场勘验前置服务”做法被写入《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全省推广。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我帮办”工作机制,在佳木斯市率先推行“闪批通办”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个体工商户开业与食品经营许可一站办结、证照同出、全区通办,将原来20天审批时限缩短至30分钟。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20年,大力扶持创新创业,2020年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5家,佳木斯大学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大力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将原20个社区党工委、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重新调整布局组建和平、永安、山水、港湾4个街道办事处,设置了23个社区居委会,打造“一街多居、一办一队、三中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了基层自治组织治理能力。
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加强源头控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实现了秸秆“零冒烟”“零火点”。强化燃煤小锅炉巡查监管,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等指标持续下降,各项环保指标均控制在目标任务之下,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常态化开展“河长制”工作,建立在总网格长领导下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包保责任制,深入实施“清河”“亮剑护河”等专项行动,加强河道清污和河流管理保护能力。南岗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特色种植持续发展,禁养区畜禽养殖清除全面完成。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抓好环卫保洁、冬季清雪、“清十乱”,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加大对公园建设力度,沿河布景、因地植绿,依河而建“口袋公园”,新增绿植3万株,绿地4.2万平方米,把公园修到了居民家门口。沿王三五河岸打造占地总面积6652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足球场、文明广场、休闲游园等场所,着力建设生态和谐园林社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和谐开创新局面。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治理。建设规范化社区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45起。推动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信息化、程序化和自动化建设,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无缝对接。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建设2个司法行政服务中心。通过省级“七五”普法验收。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设立社区(村)法援联络点21个,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北大荒精神广泛弘扬,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显著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推行政务公开和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司法行政新形象日益彰显。
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平安前进”创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实施“1+6+N”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四级网格管理机制,投入178万元建设区、街道、社区网格化协调指挥中心(站),公共安全指挥系统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体化、网格化防控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秩序安定和谐。持续深化“城管进社区”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在20个社区、1个村和50家企事业单位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组建四类群防群治队伍,实现综治维稳工作全覆盖。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率先在全市设立社区安监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建立健全访查制度,5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发展,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凝聚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从国际层面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变化,主要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逆风和回头浪,大国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中美贸易战影响非常深远,到现在还在持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有陷入持续下滑的风险。从经济增长上看,总体发展趋势相对复杂,不确定的风险可能还未到来,对于突出的新问题各方缺少相应的应对机制。从产业格局看,逆全球化浪潮已经开始,中美脱钩的风险大大加强。
从全国层面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为前进区打造区域性消费核心承载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全国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经济地理格局深刻变化,有利于承接国家产业布局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居民需求加快升级,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生态产品、美丽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利于加快“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等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产业发展面临的环保约束趋紧,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结构矛盾突出,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对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带来较大挑战。
从省市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对我省做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支持东北振兴政策措施,为加快振兴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强大的政治动力。黑龙江正处于践行国家“五大安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突破的关键期。全省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提出将佳木斯打造成全省东部核心增长极,以佳木斯为区域中心打造龙江东部城市群,有助于佳木斯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提升城市功能。全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沿,着力“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有利于佳木斯充分发挥“一桥一岛”优势,提升外向型经济规模能级,在全省深化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出打造以佳木斯为中心、以鸡西、鹤岗等资源型城市为重要节点的工业转型升级带,推动农机装备、电机等产业向佳木斯转移布局,有助于佳木斯产业增规模、提质效。然而,全省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战略性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三大先导性产业,将主要向哈尔滨及其周边城市布局,全省各地振兴发展对人才、资金等要素竞争加剧,佳木斯市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推动产业接续发展面临不利因素。
从前进区层面看。前进区是佳木斯市中心城区,既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占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区县比较,有资源上的相对优势,为前进区打造地域品牌、发挥区位特色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区域内宾馆、酒店、写字楼、餐饮、娱乐、金融机构等商务服务场所数量众多,构成了前进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条件。高铁站建设与和平路下穿同胜利路连接,建立起繁华区域南北沟通的纽带,使发展南部经济区成为现实。南部区域园林设施丰富,天然绿化条件好,这些都为发展高档养老项目、商住综合体项目打下基础。同时全区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产品链和市场链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高级人才短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各类商业成分较全,但没有形成规模,自身经济基础受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影响加大。
“十四五”期间,是前进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前进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大发展、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只有深刻认识机遇挑战的变化,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好新机遇,就一定可以克服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奋斗十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商贸、交通中心和文化名区功能全面升级,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科教、旅游、文化、人才等方面跨越发展,基本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创新强区,城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更见成效,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全区人民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政务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社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展望二〇三五年,“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参与治理、人人享有高品质生活、人人都能感受城市的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感”的美好愿景必将实现。
下载解读